
文/周伯翰 醫師 產後憂鬱除了媽媽本身外,整個家庭包括母嬰關係與夫妻關係都會深受影響,但因為很多媽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是擔心疾病的汙名化,往往拖到病情嚴重才就醫。他指出,產後憂鬱是一個通稱,依嚴重程度分成三種:「產後憂傷(baby blue)」、「產後憂鬱症(Postpartum depression)」以及「產後精神病(postpartum psychosis)」。
閱讀更多
1.「不鼓勵」2.「不責備」3.「不駁斥」4.「不干涉」... 多表示關心、傾聽、不要不理睬、鼓勵患者把心事說出來,至身心科門診就醫。
閱讀更多
醫師,我試著減安眠藥,但是怎麼一沒吃就睡不著?你怎麼減藥的呢?...減安眠藥方法錯誤容易導致失眠,甚至戒斷症狀喔!
閱讀更多
自律神經失調其實是一種症狀,重點是找出導致失調的原因,常見的有:焦慮憂鬱症、壓力、急躁個性、賀爾蒙失調...
閱讀更多
美國與歐洲睡眠醫學會早己達成共識, 兒童和青少年最佳健康所需的睡眠量建議如下:嬰兒 4個月至12個月:12至16小時/天,1至2歲的兒童...
閱讀更多
醫學實證,阿茲海默症最相關的風險基因就是Apolipoprotein E (ApoE)。 ApoE可調節血中脂肪含量,和清除腦中致病的「類澱粉蛋白質」沉積密切相關。ApoE 有兩個常見的遺傳變異點,這兩個位置可由組三個常見的單倍型(haplotype)組合:ε2 、ε3 、ε4 。
閱讀更多